当前位置:当前位置:首页 >紮西尼瑪 >【王光謙】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 正文

【王光謙】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

[紮西尼瑪] 时间:2025-07-05 08:36:41 来源:少吃儉用網 作者:广安市 点击:181次

王光謙 - 個人簡介

王光謙,男,1962年4月生,河南南陽人。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水利水電工程係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,中國科學院院士。全國政協常委,中國民主同盟盟員。1990至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做博士後。1992年至今任教於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係,曾任泥沙研究室主任、現任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,兼任國務院學位辦水利學科評議組召集人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與工程學部谘詢專家、《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》編委會副主任、IAHR-APD J Hydro-environment Research副主編。


王光謙 - 人物履曆

1978年 至1982年,就讀於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治河工程專業。

1985年 獲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碩士學位。

1989年 獲清華大學水利工程博士學位。

1990至 1992年,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做博士後。

1992年 至今,任教於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係。

2009年 榮膺中國科學院院士。

王光謙 - 學術成就

王光謙教授的研究領域為泥沙學科與江河治理,開展了水沙兩相流基本理論、流域水沙過程模擬及工程應用等方麵研究。建立了水沙兩相流的動力學模型,得出泥沙顆粒濃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,揭示了泥沙顆粒運動與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。建立了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,實現了河道與流域過程的耦合,將泥沙研究從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。研究成果為解決黃河治理及長江三峽工程泥沙問題發揮了作用。承擔“複雜條件下壩堤潰決機理與風險調控理論”973項目,研究成果應用於汶川地震堰塞湖除險中。

他對固液兩相流尤其是泥沙運動和泥石流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,解決了泥沙運動中的一些重要部題。如懸移質濃度垂向分布的類型,並探討其成因,得到泥沙濃度的統一公式。他所進行的快速顆粒流研究,在高含沙流、泥石流以及固料輸運等方麵有廣泛的應用。同時他還發展了固液兩相流的新的雙流體模型,對固液兩相流基本理論及其應用加以總結。他不僅在學術上有所成就,麵且在承擔重點工程課題中,解決生產問題表現突出。他參加了三峽壩區泥沙模型試驗,為1994年7月三峽工程設計審查提供了依據。

【王光謙】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

王光謙 - 所獲獎項

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;

國家高校自然科學一等獎;

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獎自然科學一等獎;

錢寧泥沙科學論文獎;

周培源優秀水動力學論文一等獎;

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獎項等多項榮譽。⠀

1995年獲第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。

王光謙 - 代表性論著

⠀王光謙教授共發表論文240餘篇,出版專著5部。他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好評,一些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
代表性著作⠀:⠀《固液兩相流基本理論及其應用》
⠀代表性論文⠀:⠀《維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技術支承》

王光謙 - 人物評價

學在清華,獻身水利

百年清華,曆史悠久,人才輩出。梅貽琦校長言猶在耳:“大學者,非有大樓之謂也,大師之謂也。”清華之所以為清華,是因為一代代清華人將“自強不息,厚德載物”的精神不斷傳承和發揚,是因為一批批清華校友們將自己的愛豪無保留的傾注於母校之中,是因為從清華畢業後,他們又回到了清華,擔負起培養清華英才的使命。王光謙教授就是他們中的一員,學於清華的他如今在這裏教書育人,潛心科研。

傳道授業,桃李天下

作為一位博士生導師,對於學生的培養,王老師有他獨到的見解。

他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完全潛心學術,打好了堅實的基礎,到了博士後階段,才開始更多的與人交流,兩年的時間裏做了30多場學術報告,使他的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。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任務,專心做好本職工作,專心做好眼前的事,未來才會有所成就。 王老師希望同學們在校期間能夠廣泛涉獵,學有專攻,完善自我,提高素質,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創造新的輝煌。

專博並重,追求創新

“專是絕對的,博是相對的,‘博’就是在自己的專業基礎上進行廣博的拓展。”王光謙教授如是說。就研究生而言,“博”可以通過多聽講座獲得。王老師在做博士論文期間,聽了一個法國學者的報告,他關於水沙流速分布的結論與王老師一直以來的認識相悖,這給了王老師很大的觸動,也引發了他的思考,最終王老師發現了問題所在,並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。而在1989年,另一次偶然機會,王老師在杭州的一個學術會議上,了解到了一項新技術:“激光流速儀”。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,而他也成了該技術的第一個應用者,並且取得了很多好的成果。這兩次經曆讓王老師完成了兩篇代筆性的文章,這些成果至今依然是泥沙界的基礎理論。講座的收獲是無窮的,也是不可預測的,但隻要廣泛涉獵,結合專業,就一定能有所收獲。 創新來源於你對學科全麵而深刻的認識,來源於你對現實問題的積極思考和探索,來源於不斷的努力與積累。

展望未來,奮鬥人生

說到未來,王光謙教授有著長遠的規劃。他說,馬克思哲學裏強調“否定之否定”,科研本身就是螺旋上升的過程,永遠沒有止境;人生也是一個不斷奮鬥,超越自己的過程。王老師認為,自己現在獲得的這些成果,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功勞,更是依靠一個優秀的團隊取得的。下一步的打算,就是繼續通過團隊的努力,將以往20年的研究成果加以係統的總結,把泥沙運動理論體係進一步完善,提出一套係統的知識理論,為泥沙學科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。

王光謙教授是清華傑出校友之一,為我們這些後輩樹立了榜樣,同時指明了方向。循著他的足跡,加上自身的努力,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,走出自己人生精彩的道路!⠀

王光謙 - 黃河院士

⠀⠀“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一部治河史。”大學老師的一句話,讓王光謙從此堅定地投身於此。二十年光陰倏忽而過,王光謙早已由一個雄心勃勃卻從未見過黃河的學生,成為中國河流泥沙治理事業的帶頭人、中科院院士,年過不惑,華發早生,卻始終忠誠專業,未敢絲毫懈怠。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
(责任编辑:葵青区)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